一、考试目的
普通化学是生物类、食品以环境类等专业学生的主干基础课之一,它的理论和方法是其它一切与化学有关的专业的基础。普通化学课在教给学生基本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作风。 普通化学课的目的和要求是 掌握化学平衡理论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简单应用;掌握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其与物质性质的关系;了解元素性质及其化学定性分析方法;了解化学发展前沿及其在药物、生物、信息、能源、环境等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引导学生懂得建立化学处理方法和思维方法,在教学加强素质教育,注重能力培养,提倡创新精神。
二、命题原则与指导思想
以《普通化学》教学大纲为依据,反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兼顾概念、理解、应用、分析等方面,试题既要能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能考核学生能力;要注意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要符合正态分布规律,最基本的知识要占60%左右,稍微灵活一点的题目要占20%左右,较难的题目要占20%左右;试题的覆盖面要尽可能大,题量应与限定时间相匹配;试题表达要简练、明了、准确。
三、考试内容
(1)气体、溶液和胶体
1、掌握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摩尔浓度、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的计算及相互间的换算;
2、掌握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其应用;
3、了解分散体系的类型,掌握胶体分散体系的基本特性;
4、了解溶胶的性质,了解离子交换吸附的特点,掌握胶团结构概念和胶体带电的原因,了解胶团的扩散双电层结构,了解电动电势及其与溶胶稳定性的关系;
5、了解溶胶动力学稳定性和热力学不稳定性的原因,了解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作用;
6、了解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的特点,了解表面活性物质的特点及应用,了解乳状液的组成及类型。
(2) 化学热力学基础与化学平衡
1、理解热力学能、焓、熵、吉布斯自由能等状态函数的物理意义;
2、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的基础内容;
3、初步掌握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各种计算方法;
4、掌握过程的△S、△G的计算;
5、掌握△G与温度的关系式,及温度对反应自发性的影响。
(3)化学动力学
1、掌握标准平衡常数(Kθ)的意义及书写;
2、掌握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3、了解化学反应等温方程的意义,掌握ΔrGmθ与Kθ的关系式;
4、掌握浓度、压力、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5、掌握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质量作用定律及其适用范围;
6、了解反应速率理论;
7、理解温度与反应速率常数的关系,掌握活化能的概念。
(4) 酸碱平衡与沉淀平衡
1、掌握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影响电离平衡常数和电离度的因素,稀释定律;运用最简式计算弱酸、弱碱水溶液的pH值及有关离子平衡浓度;
2、了解同离子效应、盐效应、质子条件;
3、掌握酸碱质子理论:质子酸碱定义,共轭酸碱对,酸碱反应的实质,共轭酸碱Kaθ和与Kbθ的关系;
4、了解酸度对弱酸(碱)存在形态分布状况的影响;
5、掌握缓冲溶液的原理与PH值计算,缓冲溶液选择与应用;
6、掌握难溶强电解质的溶度积原理;
7、掌握溶度积Kspθ和溶解度S的定量关系;
8、了解同离子效应和介质酸度对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
9、掌握溶度积规则,沉淀生成和溶解的方法及应用,了解分步沉淀和沉淀转化;
(5) 电化学基础
1、掌握氧化数的概念及氧化数规则;
2、掌握原电池的组成,电极反应,电池符号;掌握电极电势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掌握标准电极电势的概念;
3、熟练掌握Nernst方程,掌握浓度、压力、酸度、沉淀反应、配位反应对电极电势的影响,并能熟练的运用Nernst方程式进行计算;
4、掌握原电池电动势Eθ与 电 池 反应△rGθm的关系,掌握标准电动势与氧化还原反应标准平衡常数Kθ 的关系;
5、掌握电极电势的应用:①表示水溶液中物质氧化、还原有力的强弱;②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③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④测定水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活度);
6、了解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
(6)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1、了解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性——波粒二象性、量子化、波函数ψ与原子轨道,几率与几率密度及其表示法,原子轨道和电子云角度分布图;
2、掌握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相互关系及合理组合;
3、掌握多电子原子能级,了解钻穿效应、屏蔽效应对能级高低的影响;掌握核外电子排布的原理,能熟练写出一般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
4、掌握原子结构与同期系的关系及元素基本性质(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7)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1、理解离子键理论要点,决定离子化合物性质的因素与离子晶体的晶格能;
2、掌握共价键理论(VB法)和杂化轨道理论要点及共价健特征;
3、掌握偶极矩、分子的极化和分子间力、氢键及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了解各类晶体的特点。
(8)滴定分析法
1、了解分析化学的目的、任务、作用,分析方法的分类,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
2、掌握误差的分类、来源、减免方法,准确度、精密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3、了解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可疑值的取舍方式;
4、掌握有效数学的概念及运算规则;
5、掌握滴定分析中的基本概念,标准溶液、化学计量点、指示剂、滴定终点、滴定误差;
6、了解滴定分析法的分类、滴定方式、滴定分析对滴定反应的要求;
7、掌握标准溶液浓度表示方法,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方法;
8、掌握滴定分析计算方法。
9、掌握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影响电离平衡常数和电离度的因素,稀释定律;运用最简式计算弱酸、弱碱水溶液的pH值及有关离子平衡浓度;
10、掌握酸碱质子理论:质子酸碱定义,共轭酸碱对,酸碱反应的实质,共轭酸碱Kaθ和与Kbθ的关系;
11、了解酸度对弱酸(碱)存在形态分布状况的影响;
12、掌握缓冲溶液的原理与PH值计算,缓冲溶液选择与应用;
13、掌握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指示剂的变色点、变色范围;
14、掌握强碱(酸)滴定一元酸(碱)的原理,滴定曲线的概念,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化学计量点pH值及突跃范围的计算,指示剂的选择,掌握直接准确滴定一元酸(碱)的判据其应用;
15、了解多元酸(碱)分步滴定的判据及滴定终点的pH计算,指示剂的选择,了解混合酸(碱)准确滴定的判据;
16、了解酸碱滴定法的应用,了解CO2对酸碱滴定的影响,掌握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掌握混合碱的分析方法及铵盐中含氮量的测定方法。
17、了解配位平衡及有关计算;了解沉淀反应对配位平衡的影响并作有关计算,掌握酸碱反应对配位平衡的影响;了解多重平衡常数及其应用;
18、掌握影响EDTA配合物稳定性的外部因素,重点掌握酸效应和酸效应系数;
19、掌握EDTA滴定法的基本原理,重点掌握单一金属离子准确滴定的界限及配位滴定中酸度的控制;
20、了解金属离子指标剂,了解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与途径。
21、了解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的计算方法,了解氧化还原滴定法所用的指示剂
22、掌握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与标定,了解高锰酸钾法、碘量法和重铬酸钾法的应用;
23、掌握氧化还原平衡和氧化还原滴定法的计算。
(9)配合物
1、掌握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及命名,了解决定配位数的因素;
2、了解配位化合物键价理论要点,了解内轨型及外轨型配合物,了解配合物的磁性;
3、了解配位平衡及有关计算;了解沉淀反应对配位平衡的影响并作有关计算,掌握酸碱反应对配位平衡的影响;了解多重平衡常数及其应用;
4、掌握螯合物的结构特点及稳定性,了解螯合剂的应用;
5、了解配位化合物的应用及生物无机化学;
(10)有机化学与高分子化学
了解有机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应用、发展及学习有机化学的重要性;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分类、命名和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结构和性能。
(11) 环境与化学
让了解当代重大的环境问题及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了解环境的修复技术及绿色化学的必要性。
(12) 21世纪的化学展望
了解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应用、发展及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四、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1、考试方法: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课程成绩评定:满分为100分。
五、教学参考书
[1]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编,《普通化学》,(高教出版社),2002年,第五版
[2] 王明华、许莉编,《普通化学解题指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