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荆楚理工学院食品与生物学院“新农人”志愿团队在钟祥市长滩镇金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孩子们带来一堂生动的时代精神教育课。团队聚焦“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三大精神,在孩子们心中厚植爱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
志愿者们以故事为载体进行教学。讲述大别山革命斗争岁月时,“山岩石洞是我床,树皮野菜是我粮。任你敌人多猖狂,红旗不倒志如钢”“一颗红心拿不去,头断血流不投降”等铮铮誓言,生动诠释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观看相关故事视频后,课堂气氛热烈。当被问及如何在新时代传承大别山精神时,一双双小手如雨后春笋般高高举起,“要不怕牺牲自己!”“要坚定不移地爱护军人叔叔们!”......
在解读抗洪精神环节,志愿者们讲述了1998年抗洪抢险的感人故事。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斗争历程,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深刻内涵。“军人叔叔们是最厉害的!”“一起抗洪的叔叔阿姨们也很厉害!”孩子们自发地讨论起来,眼神中充满敬佩。
对于亲身经历过疫情考验的孩子们,“抗疫精神”的讲授引起了孩子们的强烈共鸣。志愿者们从疫情期间的身边小事入手,引导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深刻记忆,共同感悟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观看抗疫英雄视频后,教室里出现了难得的安静,志愿者们走到孩子们身边,倾听并分享着那段特殊时期的点滴故事,情感在交流中流淌。
一堂课的时间虽短,却如璀璨星辰,在孩子们心中点燃了信仰之火。革命先辈的奋斗史诗、新时代的英雄壮举、红色基因的薪火相传,深深触动了幼小的心灵。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通讯员:严会红、陈萧宇、程静怡)